•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監測顯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多生態環境要素趨好 牧草長勢良好
      發布時間:2019-12-03 11:23:37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2日披露的《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下稱《公報》)顯示,根據地面監測資料和衛星遙感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2日披露的《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下稱《公報》)顯示,根據地面監測資料和衛星遙感數據,此間草地、積雪、冰川、凍土、河流等生態環境要素趨好。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為祁連山腹地的油葫蘆保護分區。 張添福 攝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此間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海拔介于2000米至5000米,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據《公報》介紹,過去一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年平均牧草產量達每畝197公斤,牧草長勢良好,綜合評定為“豐年”。

      據了解,祁連山區域內的冰川和永久積雪系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區眾河之源,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占整個山區的三分之一,在高山發育了眾多雪山和冰川,具有平枯抑豐和調蓄河流徑流的作用。

      《公報》顯示,近10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積雪面積擴大,平均增加1.4倍,積雪日數呈現增加;與第二次冰川編目數據相比,祁連山冰川面積持平略增,其中八一冰川面積略有減少,崗格爾肖合力冰川和團結峰冰川面積分別增加5.3%和4.5%。

      根據《公報》,近10年來,祁連山西部地區凍土深度呈增加或持平趨勢,東部地區呈微弱減小;重、中和輕度荒漠化面積分別減少31.92%、16.23%和8.12%。

      《公報》還介紹,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植被生態質量繼續趨好;1961年至2018年,祁連山南麓呈現年平均氣溫呈升高、年降水量呈弱增加、年平均日照數減少、年平均相對濕度變化持平略減以及氣候趨于暖濕化。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表示,在監測評估的基礎上,未來將通過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氣象監測體系,健全生態資產核算機制,建立提升當地居民福祉的國家公園管理模式和區域治理對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建設及優化管理提供智庫支撐。

      該《公報》由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青海省氣象局聯合完成。

      關鍵詞: 祁連山 國家公園

      樂活HOT

      娛樂LOVE